2025年9月1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翻译启动仪式暨“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译丛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行。会议由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竞技宝官网革命文献研究院、重庆出版社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等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出版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莫柏林主持。开幕式上,专家学者一致强调,项目将为丝绸之路史料的系统整理、翻译与国际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发展战略。
在开幕式最后的聘书和委托书颁发环节,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恩维为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特聘教授颁发聘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代表韦爱云、广西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欧阳雄姣、社会科学处杨丽娜、外国语学院院长邓联健为亚太(东南亚)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于文杰教授为翻译团队颁发翻译委托书,重庆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陈兴芜,重庆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郭宜为丝绸之路译丛与“一带一路”译丛主编颁发委托书,标志着项目翻译与出版工作全面启动。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项目翻译与出版工作展开深入交流。于文杰介绍了外文史料现状和研究价值,并提出当前面临的挑战。竞技宝官网革命文献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国平从翻译规划和学术规范角度作说明,强调分工协作与高质量成果产出;邓联健表示,译者需具备敏感度和责任感,注重译前准备与“回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管永前强调发挥北外多语种优势和海外汉学经验;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彭程结合日本档案翻译经验,分享文献辨识与理解的难点;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介绍其团队的丝路研究基础和未来展望。

下午的译丛学术研讨会上,范国平介绍了“典籍中的丝绸之路文库”总体规划;管永前和邓联健分别汇报“一带一路”译丛第一辑书目与翻译计划;外交学院英语系副教授范秀云介绍丝绸之路译丛第一辑情况。随后,该书的分卷主编分享英国、日本、法国及南亚文献的收录与翻译工作。多位译者代表也汇报了各自任务与进展,展示团队的学术积累与实践能力。
在自由讨论和媒体环节,重庆出版社郭宜、郑文武,中国网苏向东等嘉宾从出版策划、传播策略、成果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力的重要性。
会议最后,邓联健表示,此次会议是一场跨界融合的学术盛会,标志着“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翻译工程正式启动,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译丛进入实质性阶段,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服务国家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图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年9月17日)
编辑:王旭 审核:王勇 终审:阳家全